寿光市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发展活跃,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持续深入和群众对环境质量发展要求的日益提高,在环保方面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同时,众多小微企业,由于其分散性和规模限制,使得环保监管难度也在增加。
如何破题?寿光市通过积极地推进环保“绿岛”项目建设,走出了一条环境治理的新路。
何为“绿岛”?就是将共享理念巧妙融入环保治污领域,通过共享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实现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治污成本,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实现绿色发展。
在寿光市羊口化工产业园,环保“绿岛”项目的成效尤为显著。作为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化工园区,园区内以盐化工、海洋精细化工、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产业,涉及废水排放的企业就有40家。过去,这一些企业各自为战,废污水处理成本高、效率低。自2022年3月起,园区内4家企业一同出资1.82亿元,建设了寿光默融水务有限公司污水综合预处理“绿岛”项目。
“项目使用先进的‘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厌氧UASB+缺氧+好氧)+深度处理’工艺,对园区内企业产生的高浓度废水进行集中预处理。目前已接纳12家企业的高浓度废水净化处理,可帮企业节省污水处理运行成本20%以上。”寿光默融水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山东巨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该项目的受益者之一。“以前公司自己处理废水,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成本比较高。现在污水处理成本降到了过去的70%以下,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公司环保负责人对“绿岛”项目赞不绝口。
除了废水净化处理,“绿岛”项目还在危废管理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寿光产生危废的中小微公司数众多,这一些企业存在危废产生量小、管理监管难、处置不及时、费用高等问题。“‘绿岛’项目通过共享服务,将中小微企业产生的危废收集在一起,通过统一处理,降低了处置成本,打通了中小微企业危废管理的‘最难点’。”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寿光分局应急科科长董永宁表示。
宏源防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防水卷材生产企业,由于年均危险废弃物产生量较小,交给专门处置公司费用高且时常不能及时转运处置。自从加入“绿岛”项目后,问题迎刃而解。
“绿岛”项目不仅及时转运处置了企业的危废,还担当起“环保管家”的角色,对企业危险废物源头分类收集、现场管理等进行规范化指导,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山东中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年暂存中转1.5万吨危废的环保“绿岛”项目,就是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该项目能够收集、贮存、转运废活性炭、废机油、废漆渣等32大类危险废物。目前,该项目仅在寿光市就服务中小微市场主体560余家,年收集、处置危险废物约1390吨,为企业节省自行处置费用35%左右。
“绿岛”项目的实施,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的治污成本,提高了环保管理的水平,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的双重提升。这一创新举措为中小企业组团治污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也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寿光市将继续深化“绿岛”项目建设,为更多中小微公司可以提供优质、高效的环保服务,共同守护蓝天白云的美好家园。